第一百七十三章(7/10)
。所以对于我们这家认祖归宗一事叔父和我都不反对。不过在将我们家这几个
的名字录
族谱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家的
,从祖父那一辈起,就没有按照严氏宗族的宗族字辈起名、排名,这令重修族谱的
员感觉到了麻烦。
当初曾祖父自立门户后,在子取名的问题上便没有依照家族字辈来考虑。直接用了“华夏”二字给两子命名。我父亲和叔父出生时,祖父也没考虑过什么家族字辈排行的问题,而直接给父亲和叔父取了“抗美援朝”这一极具时代背景的名字。等到我和严光出生的时候,家族字辈什么的也就更是想都未曾想过。此时重修族谱,我们家三代
的名字要写进去,很明显的就会同族谱上其他同族以及同辈的兄弟姐妹们的名字产生极大的差异。
最后叔父经过同本家重修族谱的员协商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和父亲以及祖父这两代
的名字此时再改已经没有必要了,毕竟,祖父那代
均已去世,而我父亲那时也不在了
世,因此只能原名录
。不过我和严光则可以变通,叔父依据我和阿光的名字又分别给我和阿光取了“子匀”、“子明”两个表字,而家族字辈排行中,我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正是“子”字辈。然后以表字作为正式姓名录
族谱以对应家族正规的字辈排行。所以,我在族谱中的正式名字就记录成了“严子匀”,阿光的名字则是“严子明”。
当重修族谱的事商讨结束后,叔父和我不自觉的就将谈话的内容转移到了我哪位在衡阳会战中为国捐躯的伯祖父严华的身上。叔父在闲谈中对于伯祖父严华以身殉国,如今灵位无
祭祀一事感到颇为遗憾,不过接着却又谈到了他从祖父生前哪里听来的一则传闻……
“……话说回来,伯父大或许是有后代的!”
叔父当时一边喝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忆道:“伯父战死的消息你爷爷是在抗战胜利后才知晓的,他当时也正好去了长沙读书,因此利用学校放假的机会跑了几趟衡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查伯父战死的具体细节。没想到在确认了伯父阵亡事实的同时意外的认识了你。然后这才有了大哥和你们这家。不过你爷爷在确认伯父阵亡的同时从他当年的战友哪里听说了一个事
。说是伯父在阵亡前好像有了一个
,彼此之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那
甚至曾经在伯父的军营中有过过夜的经历。”
我则对叔父的这一说法表示了质疑。“叔,不会吧?你也是老当兵的了。那时候正在打仗,部队里能留宿
?”
“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