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5/7)

中国以前在这方面非常落后,曾经有一艘潜艇要从武汉的基地开到海南去,如何穿过台湾海峡成了大问题。于是招了一艘大型货作掩护。潜艇在货内侧走。货开足的引擎,指望货的噪音可以覆盖住潜艇的声音。有了琼薇工程才知道,根本盖不住。两个声源各是各的,互不混合,也不会叠加。

“我不明白,琼薇的成果真有那么厉害?外国都没搞出来她便弄出来了?”一个前来参观的总参老总被这个宏大的系统吓了一跳,不解的问。

琼薇工程的先进程度是一般无法想象的。一个国家的潜艇放到中国沿海以后,为了保密和技术上的困难,潜艇与派出国的联系便停止了。甚至连派出国在某些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的潜艇在哪里。可是琼薇工程知道。

不但知道该潜艇的具体位置,只要它位移超过了十公分琼薇工程便可以发现。

而且那些大屏幕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是旁边数十件房间内后台计算机根据大数据的计算。对于这条潜艇,它自己还不知道要往哪里走的时候,琼薇工程利用积累的它以前的行动轨迹,使用大数据评估,已经先于他们自己知道它的下一步了。如果潜艇的后续步骤与琼薇工程预测的差距较大,那便说明对方有了新的行动计划了;或者,出事故了。

这便是科技的力量。

(以下六段可以不看)许多都在埋怨中国很难创新,经常跟在其他国家的后面山寨。甚至中国的一个副总统在东点军校发表演说时竟然说:“你们见过中国发明的东西吗?没有!一件也没有!”我们先不评论这种格是否卑劣,他确实代表了某些的一个思,或是一种愿望;没准,还是一个事实。

对于中国疏于发明这种现象,有解释说是因为目前中国科技还很落后,山寨是最节约,最快的发展方法;也有说是科技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发明的基础。总之解释是各种各样的。其中一个是机制问题。

例如有一个你感兴趣的项目,发达国家的科研员或任何都可以自行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过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在大学或者相关机构进行披露后继续研究或者出售。

由于体制不同,在中国个研究几乎是行不通的,研究没给你时间、经费;研究成果没有地方发表,发表了没看;看了没采用。这是个僵化的体制问题。

首先他不可能获得经费。中国的科研经费几乎只有国家拨款一条。企业拨款都很少,水平也不高。对于个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