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第二百九十章 身份揭秘(2/5)
超材料的技术而来。”
钟晨严谨地纠正了张一鸣的说法。
“当初我们想收购家纺被国资委叫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是。是我们给国资委打了招呼。后来考虑到既不能影响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大政方针,又要保证国家高技术和潜在高技术的安全,正好你们托严总去国资委疏通,我们于是定下折中方案,同意收购,同时派
——也就是我进
。”
“看来,你们当初连我也一起怀疑了。”
“这个……基本没有。”
基本没有?那就还是有点了。张一鸣感觉有些无奈,只能自我解嘲地笑笑。
“既然这么看重三超材料的技术,你们直接把它买下不是更稳妥?用得着这样派守着?”
“我们是安全部门,不是商业机构,我们用什么来买下三超材料的技术?而且,如果对于每一项需要我们保护的技术,我们都靠买下来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才能保全的话,我们这个部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国安部门工作的原则就是在不影响社会各成员——个也好、企业也好正常生活和运转的
况下,保护一切事关国家安全的事物,消灭一切危及国家安全的隐患。”
张一鸣被说得无话可说,想想也是,就像前一阵出一些在内地的台湾间谍案,据说这些
其实早就被国安局长期监控的,但不到必要时候,国安部门也不会去
涉他们的行为,这些
该投资的投资、该旅游的旅游,国安局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不过,张一鸣想了想又问:“那你们也可以找一家企业,让他们去买下三超材料的技术,是不是?”
钟晨的表表明她觉得张一鸣就是在抬杠,“张总你还是没明白。我们当时也确实希望有哪家国内企业看上三超材料的技术,这能省我们好多事。但是,所有这一切必须是市场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要有企业自己看上这个技术,觉得有用,也愿意买才行,否则我们凭什么去
涉市场,实行拉郎配?何况我们不是中介机构,也拉不来这个郎。”
“军方介这个技术,不是你们牵的线?”
本来今天听了钟晨解密的很多事,张一鸣还以为国安跟军方是互通有无的。
“不是。他们要早介就好了,就没我们这么多事了。”
张一鸣笑起来,开起了玩笑,“怪你们不早向他们推荐。”
钟晨的神也松弛了一些,“很多事
不是你想的那样,时机不对,同样的事
也会有不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