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迁徙(2/6)

市的几百名一同开始向地面迁徙,这也是芬顿时代地底最大规模的生物迁徙。本不想参加这次长征,无奈他们美味的虫蜜薄饼让难以忘怀,在灰矮的利斧大锤威之下,无奈的屈服,把他们仅剩的蜜虫也装车带走。

摧毁圣冠城的行动并未花费太多时间。八脚蜘蛛遗留下来的甲球是极佳的工具,万能的学究纳瓦什和建筑学家铁锤布朗研究了一天,找出地城市中主要的承重壁,将甲球埋其中,同时引,整座圣冠城便瞬间化为乌有。隆隆之声在广漠的地底传出数十里之远。尚有智识的土地无不垂泪。但麦克斯韦却又蹦又跳的参与了整次设计,这土地中的败类堪称不次于纳瓦什的学术狂。

圣冠城毁灭后,这支远征军又开拔到最近的地底丛林带,“斯诺暗林”猎捕食物。斯诺暗林主要由地热藤蔓植物构成,绵延百里,其中生活著数不胜数的地底生物。它是芬顿中部地带最大的地底丛林,同时也是圣冠城土地最大的采食场。除了可食的植物块睫、果之外,丛林中到处爬行的巨型犀牛虫则是很好的食来源。别看这些猎物体积庞大、行动笨拙,也只有土地对付得了,换作地面上最好的猎西隆也未必捕捉得到。这是由地底丛林独特的地貌所致。

有经验的猎都知道,地面丛林年代越久,树木就越高大,树冠越茂密,“遮天蔽”并非夸张之语,同时,树冠与地面之间的空间也就愈加高远,在这巨大的空间中,攀缘跳跃的猿猴行动如同飞鸟,而小一些的飞翼猴和鼯鼠更是脆学会了滑翔。而地底的丛林则与此大相径庭。地底丛林是由无数条大小地热藤钻出来的,广域的疏松土壤,只有在地热藤过度密集的地方才有少许空间可供通行。相对的,在此生活的生物也尽是一些擅长打的虫类,从不到一根小手指大小的绿蜗虫,到体长超过十米,重达数吨的犀牛虫,都在地底丛林的土壤中钻来钻去。这些虫类以吃不完的地热藤为食,而它们的活动又疏松了土质,使新生的地热藤更易生长,可说是一种独特的生态链。

猎捕犀牛虫的方法跟地面猎捕野猪的方法类似,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词,围猎。土地们凭著天生的狩猎技能判断出犀牛虫的大概位置,再由各个方向将之包围。方法简单,施行起来很慢。犀牛虫太大,活动范围更大,光是挖包围的时间就要十几天。

兰斯等不及,就让不参与围猎的全部去挖隧道。因为要容神圣帝国号这样的巨型科魔机通过,隧道的要求比通常高出许多,开凿速度非常慢。兰斯曾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